24节气有哪些?_一年中有哪二十四个节气?分别是什么时间?有什么意义?是非常多小伙伴都想了解的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4节气有哪些?_一年中有哪二十四个节气?分别是什么时间?有什么意义?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哟!
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分为十二个节令和十二个中气。这个术语通常指的就是这全部二十四节气。十二个节令是: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它们分别对应着一年中的十二个月份,但在名称所示的月份里并不总是出现。
十二个中气包括: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同样,它们各自归属于一年的十二个月份,且除了极其特殊的情况外,都会在这个月份内出现。其中,中气成为了我们计算农历月份的重要依据。如果某个月份没有中气,则被认为是上一个月的重复,被称为闰月。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农历的月份以及二十四节气都是根据天文学精确计算出来的,所以有时候,两个相邻的中气之间的间隔可能会比一般的月份还要短。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出现一个月份有两个中气,而接下来的一个月份则没有中气的情况,这种情况被称为"假闰月",并且不会被视为上一个月的重複。
1. 每年的2月4日左右是立春,标志着春季的开端。
2. 公历每年的5月6日左右是立夏,意味着夏季的起始。
3. 每年公历的8月8日左右是立秋,代表着秋季的来临。
4. 公历每年的11月7日左右是立冬,象征着冬季的到来。
5. 公历每年的3月21日左右是春分,这一天白天和夜晚的时间相等,将春季分为两半。
6. 公历每年的9月23日左右是秋分,这一天白天和夜晚的时间同样相等,将秋季划分为两个部分。
7. 公历每年的6月22日左右是夏至,意味着炎热的夏季已经到来。由于这一天白天最长,古人们称其为日长至。
8. 公历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是冬至,表明寒冷的冬季已然降临。因为这一天白天最短,所以古代人将其称为日短至。
9. 公历每年的2月19日左右是雨水,代表干燥的时期已经过去,雨水开始逐渐增多。
10. 惊蛰是在每年公历的3月6日左右。惊蛰这个名字来源于古人的一种观念:春天的雷声唤醒了冬眠的动物,因此叫做惊蛰。
11. 清明是每年公历的4月5日前后。清明指的是天气清晰明亮,草木变绿,春季回归大地。
12. 谷雨在每年公历的4月20日前后。谷雨这个词语源于古人的一句话:“雨生百谷”,意思是雨水增加,有助于谷物的成长。
13. 小满是每年公历的5月21日左右。小满这个词用来描述夏季作物开始形成穗粒,但是还没有完全丰满的情况,正处于成熟的阶段。
14. 芒种在公历每年的6月6日前后。芒种的意思是有芒的大麦、小麦等庄稼已经成熟,可以收获了。
15. 小暑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左右。小暑表示热度的意思,此时是一年开始变热的时刻。
16. 大暑是每年公历的7月23日左右。大暑也表示热度,是全年最热的时候。
17. 处暑是每年公历的8月23日左右。处暑意指天气转凉,炎炎夏日已经结束,藏了起来。
18. 白露在每年公历的9月8日左右。白露这个词表示温度下降,晚上的雾气能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19. 寒露在每年公历的10月8日左右。寒露同白露一样,也是表示温度降低,晚上会有白色的露珠出现。
20. 霜降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左右。霜降表示天气越来越冷,水蒸气会凝结成像霜一样的白色颗粒。
21. 小雪是每年公历的11月22日左右。小雪是指冬季开始下雪,小雪这个词表示降雪的程度,随着天气变得更冷,雪会越来越大。
22. 大雪在每年公历的12月7日左右。大雪跟小雪类似,也是表示降雪的程度,在更冷的天气里,雪会变得更大。
23. 小寒是每年公历的1月6日左右。小寒这个词用来表示寒冷程度,它意味着寒冷的初始阶段。
24. 大寒是每年公历的1月20日左右。大寒表示寒冷的程度,是整年中最冷的日子。
以上就是多特软件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4节气有哪些?_一年中有哪二十四个节气?分别是什么时间?有什么意义?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更多全新内容敬请关注多特软件站(www.y866.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