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墙是什么意思_女墙与垛口的区别

来源:网络时间:2024-05-29 00:12:30

女墙是什么意思?_女墙与垛口的区别?是非常多小伙伴都想了解的内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女墙是什么意思?_女墙与垛口的区别?相关信息,欢迎大家的分享收藏哟!

女墙是什么意思?

在古代,“女儿墙”被称为“女墙”,蕴含着监视之意,它模仿了女子“睥睨”的姿态,在城墙上构筑起了类似墙垛的结构,因而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特定的建筑术语。这种墙体特指高于屋顶表面的房屋外墙,至今我们仍能在现存的一些明清古建筑中见到它的身影。

据《辞源》记载,女儿墙是指城墙顶部呈现出起伏形状的小墙;而在《释名释宫室》中有这样的解释:“城墙上部的墙叫做睥睨,也称为女墙,因为古代女性地位低下,故以此形容城墙上的这种小型、凹凸不平的墙。”因此,女儿墙这一名称的来源,正是源于对古代女性卑微地位的形象比喻。宋代《营造法式》中提到:“因其卑小,就如同女子相对于男子,”此处所描述的就是城墙边缘向上延伸的部分。

在《三国演义》第五十一回中,有这样一句描写:“只见女墙边虚插旌旗,无人守护。”此处的“女墙”,即指的是建于城墙顶部外侧、连续起伏的矮墙,用于在抵御敌人进攻时保护守城士兵。部分墙垛上方设有观察孔以便侦察敌情,下方则设有通风孔。

女墙与垛口的区别?

古代城墙内部的墙面被称为宇墻或女墙,而外部则称为垛墙或者雉堞。作为古城墙不可或缺的部分,雉堞由女墙(又称宇墙)、垛墙以及这两者间形成的垛口共同构成。从城墙内侧观察,雉堞坐落在海墁的平面上方;而从外侧看,它位于拔檐之上。其下部分为女墙,上方则建筑有城垛,也就是垛墙,两者之间的间隔形成了类似锯齿排列的垛口。明清时期的一些大型城市遗址,其城墙内部往往设有内女墙,尤其是在城墙宽阔且设有马道的情况下,内女墙的设计保障了行人的安全通行。这一内女墙并未设置城垛,呈现出一条平直的墙体,因此通常称之为女墙而不称为雉堞。

以上就是多特软件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女墙是什么意思?_女墙与垛口的区别?全部内容了,希望对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更多全新内容敬请关注多特软件站(www.y866.cn)!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联系邮箱:rjfa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