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兴起,加密货币的“挖矿”成为了新的致富潮流。人们通常将“挖矿”与装满专业设备的厂房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智能手机也可以参与这一过程。所谓的“手机挖矿”指的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进行加密货币的挖掘工作,这种方式因其看似“零投入”且便于操作的特点而迅速流行。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美好。“手机挖矿”的实际效率极低,往往难以挖到有价值的加密货币,并且还存在收集用户隐私信息的风险。因此,在投身“手机挖矿”之前,了解其背后的真相至关重要。
近两年,有关区块链的各种“一夜暴富”神话不断上演,“挖矿”加密货币,成为一种新的致富潮流。
提起加密货币的“挖矿”,大多数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铺满各种电线网线的厂房和风扇轰鸣的矿机,但其实,手机也可以“挖矿”,而且“随心所欲”,愈加成为一种新鲜时髦的玩法。
什么是手机挖矿
投资加密货币是需要一定资本的。从某种意义上,只要有搭配高端显卡和cpu的主机,总是能挖到各种加密货币的。
但是动辄数千元的显卡,再加上高昂的电费,对于普通人来说仍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相较于矿机挖矿,“手机挖矿”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种挖矿方式看上去属于“零投入”,而且还能够随时随地“挖”。简言之,就是便宜、方便。
“手机挖矿”,就是用手机版的挖矿平台APP来进行同一类行为。这种“挖矿”方式几乎属于“零投入”——每个人都有手机,只要下载个APP就可以开始“计算”,因此便迅速走红成为火爆的“挖矿”方式。
至于能挖矿的原因,平台给出的解释是:现在手机性能越来越高,因此“手机挖矿”是有潜力的。
天下没有白得的馅饼
在应用商店里随便一搜,有关“挖矿”的手机应用还真不少。
应用平台在宣传的时候也是老一套,保证不搞资金盘,不跑路,官方收币,永久稳定,让大家放心用手机“挖矿”。
但问题是“手机挖矿”真的靠谱吗?
手机虽然性能不断进化,但CPU、GPU相比电脑还是差有几个量级,用手机挖矿无异于用蚂蚁帮人搬东西。
以目前手机的计算能力来看,单部手机可能N长时间也挖不到一个具有价值的加密货币,结果只能是白白消耗电量。
值得注意的是,“手机挖矿”反而存在着诸多风险。
目前很多手机挖矿APP只是为了套取个人隐私信息而已。
比如某个手机挖矿APP在项目白皮书中提到是以个人的信用来衡量每个用户的算力。也就是说,信用越高的用户获得的算力越高,从而分得的挖矿报酬也就越高。
而要想使用这个手机挖矿APP并提高算力,用户就必须绑定自己的人脸识别信息、学信网信息、京东信息等……
如果真的是信用越高,算力越高,那么马云、马化腾等大佬级人物,岂不是宇宙无敌?
小心病毒木马
更无奈的是,很多手机挖矿APP其实就是病毒应用。
比如今年曝光的恶意软件使用矿池提供的浏览器脚本进行挖矿,由于浏览器挖矿脚本配置灵活简单,且具有全平台化等特点,而被恶意木马盯上,导致了利用脚本挖矿的安全事件愈发频繁。
更更无语的是,许多手机用户在没有下载挖矿APP的情况下,手机里仍然隐藏着用来挖矿的木马。
据360日前发布的《2017年中国手机安全状况报告》显示,从2013年开始至2018年1月,Android平台挖矿木马1200余个,其中2018年1月查获Android平台挖矿木马约400个,占比近三分之一。
可能用手机“挖矿”还没挖到加密货币,黑客就把你的信息都给窃取了。人们不仅会遇到手机卡顿、发热甚至死机等问题,还有可能遭遇其他的资金损失。
而且,值得警惕的是,有些手机挖矿APP打着“挖矿”的名义,却让用户投入资金并不断发展下线。
它们往往以游戏的方式运营,像什么农场种花,养鸡,什么国王官员升职类的,还有的就买一个虚拟矿机,每天自动生产多少矿,等等。但都有一个特点:鼓励推广下线,每推广一个下线都会给很大的奖励……
由此可见,“手机挖矿”绝大部分都只是套路而已。
真实的手机挖矿
很多人都想“不劳而获”,通过“手机挖矿”就赚得人生的第一桶金。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不说其他,单就硬件性能方面,几乎就是“手机挖矿”不可逾越的鸿沟。
据cryptoDaily报道,Android开发者Jerry Hildenbrand发文讨论了智能手机和计算机的相似之处后。他表示,由于对区块链挖矿硬件需求的不断增加,手机挖矿可能会导致手机成本呈指数增长。
换句话说,以“挖矿”对硬件性能的超高要求,目前市面上的所有手机几乎都是渣渣。
有媒体测试过,使用搭载高通骁龙820处理器的手机,“挖矿”速度为4600Kh/s。经过测算,一天大概能产生价值0.00000477美元的比特币。如果要挖出一个完整的比特币,大概需要2000多万年……
因此,所谓的“手机挖矿”并不具备多少实用价值,如果有人大张旗鼓地宣传,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