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让你的摄影作品更具层次感的技巧!通过一些简单但非常有效的方法,让你的作品脱颖而出。
当拍摄物距离我们越来越远时,我们的大脑仍然能分辨出一个适当的尺寸。就好像两条平行线,虽然他们相互平行,但当我们在远处望,他们便好像聚集成一个点,所以我们的大脑就会认为这是一个点。
由于照片是记录现实,所以要保持一张照片的原意,就要把有深度的一面保存下来。此外,提高层次感后,这个纵深感往往让观者有身如临境般的感觉。
线性透视
线条是风光摄影常用的表现手法,线条之美能起到塑造形体的作用,让观者的目光不禁随着线条移动,延伸到画面最终点。常用镜头有广角镜头和长焦镜头。长焦镜头更加强调视线的长度,广角镜头则强调宽度。请记住,如果你使用的是一个长焦镜头,最好使用三脚架,因为较长的镜头往往比一般镜片更容易发生相机震动。
广角镜头的基本特点是,镜头视角大,视野宽阔。从某一视点观察到的景物范围要比人眼在同一视点所看到的大得多;景深长,可以表现出相当大的清晰范围;能强调画面的透视效果,善于夸张前景和表现景物的远近感,这有利于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这就是所谓的镜头压缩,用长焦镜头使场景压缩(它使前景、背景和造景之间的距离缩成比现实景象更相似)。下面的照片是采取了18mm广角镜头,你可以看到如何在框架里涵盖广泛的场景、突出层次感和提高会聚线的外观。
低的摄像角度使融合线给出不同的效果,如果你从高角度拍摄,相机的角度会聚线也受到影响。
递减透视
递减透视,是指一物体渐行渐远,从相机看画面越来越小。如果你在这么一个场景:道路两侧分别有电线杆,电线杆将出现在最高前景的框架,你朝目标迈进,直到看到他们只剩下一个点。
这种类型的立体效果最好是相同的(或非常相似的)物体放置在不同的距离让相机拍,因为即便物体是相同的大小,但我们的大脑仍然可以辨认,另外增加了一个有纵深感的构图框架。
#p#副标题#e#
上面的照片实际上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线性透视法(水平线)和递减的角度(垂直线),你可以看到它有很明显的层次感。
另一个好例子就是这张从上往下拍的螺旋楼梯。在这种情况下,假设有一个直线的垂直线,在楼梯的中心,然后往楼梯下较小的圈的中心地带延伸,直到它最终缩成到一个点。
空气透视
空中透视(也被称为大气的角度)主要多见于风光摄影,特别是在云雾缭绕,朦朦胧胧的场景。强调对象的形状和形式,同时增加了场景拍照的深度感。它是由于大气及空气介质使人们看到近处的景物比远处的景物浓重、色彩饱满、清晰度高等的视觉现象。
空中透视已被广泛应用于绘画,而风光摄影师也越来越懂得利用对自己有利的天气条件去拍摄。
冬季多雾,云雾缭绕的天气是最好的,但朦朦胧胧的夏天或低云天出来拍摄也一样好。在这样的情况下,曝光可以“欺骗”你相机的测光系统,想象这一个场景其实比它实际上是光明的,造成一些曝光不足。所以你需要做的是取消使用曝光补偿功能,或者如果在手动模式下拍摄的场景可以调整你的快门速度、光圈或ISO曝光。
上图是一个深度感很明显的照片,我们看到近在眼前的是一片阴暗的景象,将视线往后移动你会发现视线变得越来越光亮。像这样的场景通常由一种颜色的不同的深浅度作出强烈的对比。
色调和色彩透视
色调的角度是指我们看到的物体放置在一个“框架”的较轻的色调之内出现的色调。这可以利用打火机针对较暗的背景,这有助于照片增加层次感。对象的颜色也发挥了作用,在较强深度感的照片里,温暖的色调(如红色,黄色,橙色)推进了冷色调(如蓝色,紫色和绿色),就会出现回落。所以,放置一个红色的物体,背景为蓝色或绿色背景黄色的对象将会着重加强照片中的层次感。
景深
在通过取景器观看时,为了能够对最明亮的部分进行构图和聚集,镜头总是将其光圈开至最大,这样在最大的光圈总是呈现出最浅的景深。为了得到看到实际的景深,有的相机提供了景深预览按钮。按下按钮,把光圈收缩到选定的大小,看到的场景就和纪录的场景一样。
结论:这些都是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或许能使你的照片更有趣更有深度。在这些例子中的照片中可以看出,如果能正确使用这些方法,其结果可能是更惊人的。
#p#副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