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法学专业首轿并就业主要有以下七大类: 帆告
一、公务员: 即在公、检、法系统从事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这类是与法学专业对口的而且薪资报酬和社会地位都较高的工作。其次法律从政符合我国政治发展趋势,因此在大多数法学专业毕业生心目中为首选。但国家为了保证司法系统工作人员的质量,要求毕业生不仅需要通过过关率仅为%的司法考试,还需要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
公、检、法
二、律师: 我国对律师的从业资格采取严格准入制度,所以毕业生须参与司法考试取得司法职业资格后选择从事律师行者迹业。而且律师的从业环境相较于公务员来讲更灵活多变,受到很多年轻法学毕业生的追求。从律师的收入看,其构成可分两种计算,一种是拿工资式的,事务所付工资,律师负责打官司;另一种是律师不拿工资,在律师事务所,靠律师找客户,根据业务提成。
律师事务所
三:各大培训机构和大学教师: 在高校从教,一般需要博士学历。在各大培训机构里面,例如司法考试、法学考研,法学考公的重大考试培训机构里从教,需要法学硕士或者法律硕士。
法与教
四:公司法律顾问公司法务人员也是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很集中的一部分,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法律事务部、法律咨询部以及知识产权部等。例如,各大国企、银行、外企、一些大型的私企,公司内部都会设有法务部门,专门处理企业所涉及的法律事务。还有一部分供职于政府的法律事务部门,但一般政府部门对学历和工作能力的要求较高。
法律顾问单位
五:法制宣传: 对媒体感兴趣且具有相关潜力的法学专业学生可以转战各级电视台,报社法制栏目担任编辑,评论员以及主持人,此类人才有助于节目的专业化。此外,自媒体高速发展,但网络法学专业知识普及的需求量大,也为法学专业就业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网络法律知识答题活动
六、会计师和审计师: 法学出身的毕业生更加熟悉我国的商法、税法、经济法和审计法的相关规定,法学专业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会有一定的优势,所以能得到相当大一部分企业家的青睐。
七:调查员: 类似行政工作,目前全国私人侦探机构约00家,从业人员达2万多人,主要从事:寻人服务,财产调查取证,全国信息调查,网络诈骗调查,婚姻调查,子女行为监护,债务追讨,行踪调查,也涉及信用调查,知识产权调查以及打假维权,经济情报等调查。该职业不被国家认可,收入呈不透明状态。
法学专业就业比例总览图
最后,绘制出的法学就业比例图可供各位参考,祝各位都能找到心仪满意适合自己的工作。
为什么大学生毕业会选择国企。
最新求职意向报告出炉,金融法务、国企与三资企业,仍是大学生的首选记者 | 查沁君
编辑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叠加疫情影响,以及经济下行压力和人才需求结构变化等因素,应届生就业竞争激烈,企业校园招聘及大学生求职备战行为前置。
11月25日,易观分析发布《2021年中国大学生招聘求职洞察》,针对大学生的求职行为的调研显示,新经济行业求职热度高。
53.6%的学生想从事金融/法务行业工作,39.8%的学生欲投身互联网IT行业,28.8%的学生对教育培训具有兴趣,通讯硬件行业、房产建筑行业求职热度紧随其后。
国有企业与三资企业对大学生具有较大吸引力,前者占比高达50.7%,后者占比48.5%。三资企业主要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在就业选择上,薪资福利是第一衡量标准,占比高达67.9%。
此外还有36.7%的大学生关注工作的个人成长空间;超20%的大学生在求职时也会考虑工作的职业匹配度、行业以及企业的发展前景、管理模式及人际关系等因素。
大学生期望月薪分布在4501-8000元间,合计占比约50%;大学生整体期望薪资均值为8338.85元/月。博士平均月薪期望值超过2万元。
根据2021届已找到工作的人群调研结果,大学生求职时的预期薪资与毕业后实际薪资存在一定落差,两者平均金额相差近800元。实际薪资水平主要分布在3001-4500元间,占比25.4%。
结合成长空间、地理位置等综合因素,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整体满意度仍然较高,71.5%的毕业生对首份工作感到基本满意或很满意。
在信息渠道上,调研结果显示,互联网招聘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求职信息来源的主渠道,过半大学生的求职信息来源于线下宣讲会;40.2%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来源于学校就业信息网;第三方咨讯平台及亲友介绍渠道占比较低。
60.5%的学生在毕业前一年的下半年正式准备求职。由于就业竞争激烈,大学生正式求职时间整体较早,准备期较长。
值得注意的是,参加求职培训课程的大学生占比近14.3%,求职培训付费服务的渗透率相对较低,职前教育尚有待挖掘。
92.4%的大学生表示愿意接受就业相关培训,从培训类型来看,大学生对沟通表达、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的辅导需求相对更大。
近八成大学生表示愿意为就业培训服务付费,且有33.7% 的大学生愿意接受百元至千元的课程或服务;7.9%愿意付费千元以上。
就业竞争激烈、压力大,是核心求职痛点,占比达52.8%。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逐年上升,普通专本科、研究生、博士生2020年毕业人数分别增长至797.2万、66.2万及6.6万;2021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909万。
缺乏高效、可信的招聘信息获取渠道、个人简历信息泄露分别占比46.4%、44.3%。自身缺乏求职经验、能力不足等内部因素也增加了求职难度。
易观分析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一是人才供需总量矛盾。1999年以来,受高校扩招政策影响,大学生毕业人数呈跳跃式增长,相关就业机会需求量不断扩大。2020年以来,疫情冲击加剧了短期内的供需矛盾,成为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的重要原因。
二是人才供需结构矛盾。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就业市场对应届毕业生的专业性、综合性、技能性要求不断提高。
但在供给方面,部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脱节,专业设置缺乏应用性、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从而形成人才需求和大学生综合能力之间的结构性错配问题。
三是部分大学生缺少清晰的职业规划,自身能力和期望职位、薪资等不匹配,且不能根据实际就业情况合理调整,导致理想和现实的差异。
四是部分企业不愿意承担应届生培养成本及风险,设置工作经验、户籍、婚育状况等门槛拒绝应届毕业生。
在此背景下,政策聚焦大学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毕业生到新兴领域就业;打通灵活就业渠道,多地还出台政策,鼓励毕业生进入中微小企业就业。此外通过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发挥互联网、大数据,提供就业保证机制。
目前的大学生招聘市场玩家包括前程无忧、BOSS直聘、智联招聘、猎聘等。校园招聘是招聘行业的重要细分战场,也是新入局者及头部平台重点抢占的赛道,随着基础产品和服务的成熟,校园招聘服务市场进入精细化阶段,以留学生为代表的细分人群得到重点关注。
大学生在线投递简历 面试的比例较大,达62.8%。线上直聊招聘占比21.1%,具有沟通便捷、放松等优势,但同时存在使用门槛低、诈骗风险等问题。此外,还有直播招聘等新型模式崛起,但因发展时间相对短,占比仅16.2%。
疫情影响叠加5G时代的到来,线上招聘加快渗透,空中宣讲会、直播“带岗”等新模式渐趋主流,预计未来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将成为校招主流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