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距震中多远震级减弱一级?_地震级数怎么划分标准消息关注度非常高,想要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最新消息,小编给大家整理出有关这方面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深入了解!
根据地震的规模和震源深度决定了离震源的距离何其安全。一般来说,越远离震源越安全。根据经验,当地震规模较小(如4级以下)时,离震源10公里以外较为安全。然而,当地震规模较大(如7级以上)时,为了相对安全,需要离震源100公里以外。此外,震源深度也对安全距离产生影响,较浅的震源会导致更广泛的破坏范围,因此需要更远的安全距离。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只是一般的经验,具体情况还需综合考虑地震的特定情况和当地的建筑结构等因素。
一、根据地震的震源深度进行分类:
1、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公里的地震,大多数具有破坏性的地震属于这一类。
2、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至300公里之间。
3、深源地震:震源深度超过300公里的地震,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深的地震震源深度为786公里。
二、根据地震的震级大小进行分类:
1、弱震: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
2、有感地震:震级在3级到4.5级之间的地震。
3、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
4、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称为巨大地震。
扩展资料:
一、地震波的传播方式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分为体波和面波两种类型。体波又分为纵波和横波。
纵波(P波)是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它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
横波(S波)是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它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是稍后到达。因此,在发生较大的近震时,人们通常先感到上下颠簸,过几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强烈的水平晃动。横波是造成破坏的主要原因。
二、地震震级
震级是衡量地震大小的一种标准,它根据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进行划分,用“级”来表示。震级最初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C.F.Richter)于1935年在研究加利福尼亚地区地震时提出。
按照规定,以震中距离100公里处记录的地震仪所测得的水平方向上最大振幅(单振幅,以μm计)的常用对数被定义为该地震的震级。随后,通过对远台和非标准地震仪记录进行换算,也可以用来确定震级。
震级分为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和近震震级(ML)等不同类型,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换算。按照里克特的计算方法,至2000年已知最大的地震震级没有超过8.9级。
而最小的地震则可以使用高倍率的微震仪测量,其震级达到-3级。根据震级的大小,地震可以分为超微震、微震、弱震(或称小震)、强震(或称中震)和大地震等等。
上述就是关于距震中多远震级减弱一级?_地震级数怎么划分标准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攻略和资讯可以关注我们多特资讯频道,之后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全新内容敬请关注多特软件站(www.y866.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