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地貌是怎么形成的_丹霞山的水系来源

来源:网络时间:2024-05-29 02:02:33

今天给各位分享丹霞地貌是怎么形成的?_丹霞山的水系来源?,其中也会对大家所疑惑的内容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多特软件站哦,现在开始吧!

丹霞地貌是怎么形成的?

丹霞地貌的形成本质上是内外部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由于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周遭被风化了的红色砂砾被带至低洼盆地并沉积下来逐渐固化为岩石,这一过程受到干燥炎热气候的影响,加速了岩石的氧化反应。另一方面,在包括重力在内的外部动力作用持续作用下,沟壑逐渐拓宽,崖壁因崩塌而不断后撤,山顶的面积也随之不断减小,原本连绵的山体逐渐收缩变形,最终演化为“堡状残峰”或是独立的石柱景观。

丹霞山的水系来源?

中国丹霞山国家地质公园内的河流归属于珠江水系的北江分支,主要由锦江和浈江这两条河流构成。锦江发源于江西省崇义县的仙人岭,贯穿公园内部,全长约36千米;而浈江则起源于江西省信丰县,沿着丹霞山东南部蜿蜒流淌,宽广的河段形成了独特的河心洲。在长老峰的南侧,镶嵌着一条名为翔龙湖的湖泊,其全长1350米,湖水最深处达到18米。此外,位于白莲村南边的飞花水瀑布群是由断层横向切断溪流所形成;锦石岩马尾瀑则自锦石岩右侧的崖顶倾泻而下,高达160米,属于间歇性的瀑布。

丹霞地貌的形成可归功于流水侵蚀作用。这一区域气候湿润,雨量充沛,促使河流发育并深切侵蚀红色砂砾岩层形塑而成。具体而言,中生代的侏罗纪直至新生代第三纪期间沉积下来的红色岩石系列,通常被称为“红色砂砾岩”。经过第三纪晚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一部分红色地层发生了倾斜和舒缓的褶皱,并使得红色盆地得以抬升,进而演化成为外流区。水流汇集至盆地中心的低洼地带,沿着岩石层面的垂直裂隙进行侵蚀,逐渐塑造出两壁陡峭的深沟——即所谓的巷谷。巷谷崖脚处堆积的崩塌物质,在流水无法完全冲刷移除的情况下,形成了坡度较为平缓的崩积锥。随着沟壁的持续崩塌后退,崩积锥会不断向上扩展,覆盖在基岩面上的范围也随之扩大,使得崩积锥下方基岩形成了一片与其倾斜方向相一致的缓坡。伴随着崖面的不断崩塌后退,山顶的面积逐渐收缩,最终形成了诸如堡状残峰、石墙或石柱等地貌景观。

有关丹霞地貌是怎么形成的?_丹霞山的水系来源?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如果还想更多这方面的信息的小伙伴,记得收藏关注多特软件站!

更多全新内容敬请关注多特软件站(www.y866.cn)!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联系邮箱:91459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