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_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来源:网络时间:2024-05-29 03:03:26

最近中国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_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事件在热度非常高,为大家准备了完整关于中国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_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事件的所有相关内容,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这方面的情况,请持续关注本站!

中国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核心官员选拔机制,起源于隋朝(公元605年),并在唐朝得以确立,宋代进一步完善,明朝和清朝达到鼎盛,直至清朝末年(1905年)被废止,历经超过一千三百年的历程,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且深远的影响。从官僚体制发展的视角来看,科举制度的诞生代表着历史的必然趋势以及巨大的进步。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规程最为严谨和完善,整个考试通常分为三个级别进行。首级考试称为“乡试”,在这两个朝代中,每逢三年会在各省省府(包括京城)举行一次,因其常在农历八月举办,又被称作“秋闱”。乡试由皇帝指派的主考官主持,考试结果会公布正榜和副榜,正榜中的成功者被称为举人,其中名列前茅的第一名则被称为解元。

接下来的一级考试是“会试”,同样每三年在京城举办一次,因其常常在春季进行,又得名“春闱”。该考试由礼部主办,皇帝指定正、副总裁监考,允许各省举人及国子监监生参加。最终录取三百人成为贡士,其中第一名则被誉为会元。

最高级别的考试为“殿试”,属于科举制度的巅峰阶段。皇帝亲临宫殿,对通过会试的贡士进行当面考核,以此确定他们的等级排序。但实际上,有时皇帝会委托大臣负责殿试的主持工作,自己并不亲自提问。殿试的成绩分为三等:一等仅有三人,获封“进士及第”的头衔,排名第一者为状元(鼎元),其次为榜眼,再次为探花。上述提到的“解元”、“会元”、“状元”,便是人们常说的“三元及第”。

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

自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起始实施至清末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的最后一届进士选拔考试结束,科举制度历经约一千三百年之久。作为一种古代封建皇朝通过分级考试选取官员的制度,科举因其采取分门别类选拔人才的方式而得名。

上述就是关于中国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_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攻略和资讯可以关注我们多特资讯频道,之后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更多全新内容敬请关注多特软件站(www.y866.cn)!

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若侵犯到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为非盈利性质网站) 联系邮箱:rjfa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