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杯在古代有不少的叫法,比如说樽、觞、盅、爵、羽觞、斗、斝、酌、白、觯、杯杓、觥等,而有这么多叫法主要是因为古代的酒杯有着不同的形状、不同的容量和不同的材质,比如说樽敞口,高颈,圈足,其上有动物形象的装饰;觥则呈牛角状,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多被用作罚酒;爵是一种青铜的酒具,通常使用了供贵族使用的,倒酒的槽在前,中间是盛放酒的位置,后有细细长的尾。
古代三足酒杯叫斝,是我国古代的先民用于温酒的酒器,也是行裸礼时所用的一种酒器,后来也常被用作礼器,主要是用青铜铸造,为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斝是商汤王打败夏桀之后定为御用酒杯的,诸侯用的酒杯是角。斝初见于夏代晚期,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源于同形陶器。
古代酒器主要是用来盛酒、温酒、饮酒的,包括尊、壶、爵、角、觥、觚、彝、卣、罍、瓿、杯、卮、缶、豆、斝、盉等,《醉翁亭记》就曾记载:“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在古代酒器中,杯最为常见,至今也有人使用,古代杯的材料为玉、铜、银、瓷器,而小杯为盏、盅,呈椭圆形,如今的杯则大多是玻璃制品。
古代还有一种公道杯,是汉族饮酒用瓷制品,杯子中立着一老头或龙头,其中有一个空心的瓷管,头体下与杯底连接处有一孔,如果水位低于瓷管,那么水不会漏出来,如果水位高过瓷管上口,那么水就会漏光。这种公道杯主要是用来平衡酒的多少的,也是用来告诉了人们办事必须讲求公道,为人不可贪得无厌。